6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公众意见征集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规划至2030年全区高速公路总规模15200公里,将形成“1环12横13纵25联”布局。其中,南宁将规划建设高速公路二环线。而此前,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规划总里程为8000公里。
广西高速公路里程到年底将突破8000公里
根据《公告》,此次高速公路网规划目标是到规划期末,建成“互联多区、汇聚核心、外通内畅、衔接充分、布局平衡、可靠高效”的高速公路网。以规划目标为指向,按照“完善出省出边出海通道,合理加密广西东部路网通道,提升广西西部路网覆盖,强化市与市联系,补充市县联系,完善城市过境线,加强衔接、提升能力”的布局原则,规划新增路线里程约6600公里,改扩建里程1260公里,全区高速公路网将形成“1环12横13纵25联”的布局。规划至2030年,全区高速公路总规模15200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将达6.4公里/百平方公里。
同时,通过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网衔接,形成中南西南地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地区出省出海出边干线与支线结合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西南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对外大通道5条,连接长株潭、长三角方向的对外大通道2条,中新南向的对外大通道5条。
其中,通往广东、湖南、出海、出边的主通道,原则上均采用8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标准,并与邻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衔接不低于邻省标准,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的局部路段可采用复线双通道;通往贵州、云南方向的主通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难以采用8车道标准的,考虑采用复线形成双通道。
从南宁往各地市均有双通道高速公路连通
到规划期末,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将完善对外通道,新增省际通道20条(新增出省通道出口节点19处),新增出边通道9条(新增出边通道出口节点5处),新增出海通道5条(新增出海通道出口节点4处),出省、出边、出海通道数增加34条,达到65条,比原规划提升110%;出口节点增加28处,达到59处,提升90%。
以南宁为中心,打造通往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黔中、滇中、北部湾、东盟国家等主方向的主通道为8车道及以上的高速公路或形成复线双通道,适应区域互联互通及经济合作发展需求。
服务于南宁市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形成桂林—柳州—南宁—沿海的3通道高速公路,从南宁出发均有双通道高速公路连通各地市,南宁的高速公路放射线从7条增加到15条,实现以干线为主,平行支线为辅的通道格局。
进一步增强市际、市县间联系,相邻地市之间有高速公路直连,相邻市与市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连接;地级市与县之间有高速公路通道,从地市出发2小时到达所辖县份;有条件的地级市及重要县级节点均有高速过境环线。
南宁拟建二环线区内高速将形成多个环线
到规划期末,将形成“环广西高速公路”和内部城市节点环线,即“沿海—沿边—百色—河池—桂林—贺州—梧州—玉林—沿海”的环广西高速公路;“南宁—崇左—钦州—防城港—北海—玉林—南宁”的广西北部湾城市环线;“南宁—贵港—梧州—桂林—柳州—来宾—南宁”的东部城市环线;“南宁—百色—河池”的桂西城市环线,形成对外提前分流过境交通,对内多条高速路共担疏导,提高路网效率,增强路网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
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通达的县份比例从75%提升到100%(县城城区半小时通达高速公路互通出口);所有省界、边境的县(区)至少有1条对外高速公路通道。高速公路连通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及边境主要口岸,覆盖全部重点工业园区,覆盖全部重要风景名胜区及5A、4A级景区。
南宁二环线也出现在规划公示当中,将形成围绕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区及环县城经济带、周边地市环线的多层次高速公路环线,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并分流过境交通量。